魔都作为金融中心,但看看上证指数却像一杯温吞水,不冷不热。上证全年微跌0.26%,沪深300跌2.34%,不少人把怨气撒在人民币汇率上——全球货币兑美元普遍升值,日元、欧元、新台币涨了10%,韩元涨7.3%,泰铢涨5%配资公司电话,唯独人民币只升了2%。这“慢半拍”的节奏,像极了上海弄堂里踟蹰的老克勒,明明兜里揣着好东西,偏要等别人先亮牌。
一、央妈的“稳”字诀
投资者总盼着人民币一飞冲天,毕竟2006-2007年那波行情,就是踩着升值的风火轮冲上去的。可央妈的心思像苏州河的流水——急不得。升得快必然跌得狠,稳字当头才是长久之计。
但对比全球经济,连远不如我们的地区货币都在猛涨,人民币的“含蓄”反而成了洼地。这洼地里还藏着另一个坑——A股。AH股比值跌至历史低点,外资涌向港股如潮水,A股却像退潮后搁浅的贝壳,静待下一波浪来。其实这背后也是外资第一场豪赌正在开始。
二、洼地里的珍珠
港股先涨为敬,A股却还在“装睡”。汇率红利没吃够,股价自然显得委屈。但洼地往往埋着珍珠——那些蛰伏数月后突然腾飞的股票,就像南京西路橱窗里的高定礼服,平时不起眼,一亮相便惊艳四座。
机构的策略也简单:锁仓等待。行情不好时当隐形人,机会一来便重拳出击。下面这只股票暴涨前毫无征兆,走势平淡得像黄梅天的云层——直到闪电劈开阴霾。
三、量化模型的“X光眼”
普通人如何识破机构的“潜伏术”?靠肉眼盯盘如同雾里看花。好在量化模型能透视“机构交易特征”——比如用「定级分区」数据将机构活跃度分为1-4级(1级最活跃)。横盘时若数据在1-2级间切换,便是典型的“机构控盘”。这是因为长周期上,不可能只涨不跌,机构也不可能只参与不休息。所以「一级区」和「二级区」之间切换就是最强的交易状态,即「机构控盘」。
就像上图这个股票,如果观察「定级分区」,就能清晰看到反复震荡的时候,只出现「一级区」和「二级区」,那显然就是「机构控盘」的特征。控盘之后,一旦得到机会,就是爆发。
透过这些量化数据看股票,就好比看京剧名角的水袖——抖得再花哨,行家一眼就知力道在哪。震荡中的股票若持续呈现1-2级活跃度,便是机构在幕后“吊嗓子”,只等锣鼓点一响便登台亮相。
四、警报:机构库存跌破2000家
今日「即时库存」数据骤降至2100余家——这是条警戒线。历史经验表明,一旦跌破2000家(意味半数股票机构离场),这就意味着一多半股票机构都不活跃了,这会让在市场里活跃的那些资金产生孤独感。回看左右市场的波段调整,都是在机构库存低于2000家水平之后出现的。那么现在显然就是一个警戒线了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配资公司电话,都是骗子。
辉煌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